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| PMP认证 | PgMP认证 | 回到首页 | 联系我们 | 收藏本站
免费注册会员 | 登陆
工程管理论坛
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

最新推荐
相关文章
没有相关文章
您现在的位置: 中国工程管理网 >> 工程文库 >> 项目执行 >> 质量管理 >> 正文
谈高填土路基的质量监控
作者:佚名 来源: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: 发布时间:2011-12-30 19:17:24

  摘要:本文论述了高填方路基施工中所需控制的各个环节,及填方中的地下水的排引对高填方路基施工的建议。

  1、前言

  高速公路作为社会现代文明的产物,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起到了具大的推动作用,因其全封闭、全立交的特点,为满足快速、安全、经济、舒适等社会发展需要,而得到迅速发展,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也很普遍,高填深挖路基逐渐增多,如何控制好高填土路基的施工质量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  笔者在西南省份山岭区某高速公路担任施工监理任务时,是一段山岭沟谷地形,自然坡较陡,雨季长,雨量大,山体地下水丰富,路基施工难度较大。本文主要针对此段高填土路基施工监控谈几点粗浅看法。

  2、高填土路基的主要病害

 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,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质量、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、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等,因此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,尤其是控制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,对减少路基病害的发生,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显得极为重要。

  高填方路基的主要病害有:整体或局部沉降、纵横向开裂、滑坍等,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工程地质和施工质量。这里主要谈如何控制高填方的施工质量,以减少病害的发生。

  3、高填土路基的施工准备阶段

  高填方施工前,由试验监理工程师配合,要求承包人对填料做下列试验项目:

  (1)液限、塑限、塑性指数、液性指数;

  (2)颗粒分析;

  (3)密度;

  (4)相对密度;

  (5)重型击实;

  (6)CBR;

  (7)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。

  施工监理要对液限、塑限、塑性指数、液性指数、重型击实试验、CBR试验等进行复核,以确保标准性试验的准确性,并要求承包人的自检体系一定要健全、完备。

  在开工前要求承包人在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,确定路基施工的机械组合、压实遍数、松铺厚度、压实厚度、松铺系数等施工数据。

  4、高填方路基的施工阶段

  实践证明,如压实度大于95%時,填高每增加1米,工后沉降约为1厘米,而车辆荷载作用影响仅为80~150cm深度,路基沉降主要是自重作用,因此,路基的层间压实显然成为控制的重点。路基压实度是保证路基强度及路面使用质量的关键,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寿命。如果路基压实度不足,在运营过程中,路面就可能产生辙槽、裂缝、沉陷等病害,使路面产生剪切破坏。控制层间压实度成为控制施工质量的重中之重,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。

  4.1清表和挖除控制我国南方雨量充沛,雨季又长,因此,各种乔灌植被生长茂盛。为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,在填筑前,必须对植被根系进行彻底挖除。挖除后的根穴要进行分层夯实,达到规定的压实度。监理人员要对根穴压实进行抽检,而按桩号位置作好记录,备查。清表与植根挖除后,按规定进行填前碾压。

  4.2填料控制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、沼泽土、有机土、含草皮土、生活垃圾、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,施工中的不合格填料必须弃掉。液限大于50,塑性指数又大于26的土,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,不得直接作为填料。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,不得混填。每种填料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.5m。当填料发生变化时,或同一种填料填筑超过2000m3时,都要取样进行重型击实试验,确定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,以便指导路基的压实施工。

  4.3严格控制含水量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决定性因素,含水量较小时,水膜润滑作用不明显,外部功能也不能克服粒间引力,土粒相对移动不容易,因此压实效果较差,压不密实;含水量过大时,土孔隙中会出现自由水,压实功能不能使气体排出,且压实功能的一部分被自由水抵消,减小了有效压力,压实效果也较差,会出现“弹簧”现象,且会粘轮。只有在最佳含水量时,最容易获得最佳的压实效果。理论上,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压实到最大干密度的土体,强度相对最高,水稳定性最好。因此必须严格检测用作填料土的含水量,只有在最佳含水量±2%的范围内才允许进行碾压。在施工现场主要用酒精燃烧法来测定填料土的含水量,如出现含水量ω<ω0-2%时,需加水均匀拌和;当ω>ω0+2%时,需要晾晒。如果施工现场条件允许的话,可采用分段填筑、分段晾晒、分段碾压的处理方法,并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。

  

[1] [2] 下一页

文章录入:web13741    责任编辑:web13741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,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 
   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| 收藏本站 |京ICP备10012994号
   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:中国研发管理网 | 项目管理者联盟 | 中国工程管理网
    VIP会员 | 培训服务 | PMP认证 | PgMP认证 | 刊物出版 | 沙龙会议 | 人才服务 | 广告投放 | 联系我们
    Copyright ? 2005-2014 21CPM.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证060517号